首页 资讯 正文

安徽淮北:以基层协商助推解决“关键小事”

体育正文 43 0

安徽淮北:以基层协商助推解决“关键小事”

安徽淮北:以基层协商助推解决“关键小事”

“你让我路(lù)更宽,我让你心更宽。”在安徽省淮北市杜集区(dùjíqū)石台镇梧桐村,有一条“三米巷”,它临近梧桐村村民委员会,并(bìng)直通村内主干道。 “三米巷”原来被称为“一米巷”,只有一米多宽,仅能(néng)过下一个独轮车,村民出行十分不便,周边居民也多有怨言,当时村里一直(yìzhí)有要扩宽这条巷道的想法,但一直没能实现(shíxiàn)。 “热点难点在一线,百姓需求在一线,如何让群众关切的问题(wèntí)成为协商(xiéshāng)关注的焦点,少不了调查研究这个法宝。”石台镇政协联络组闻令而动展开(zhǎnkāi)调研。 “道路太窄,开车无法通行,出行十分(shífēn)不便;遇到下雨天,水都淌不出去,往屋里灌……”在梧桐村走访(zǒufǎng)收集社情民意时,有不少(bùshǎo)居民反映诉求。 调研后,委员们、村民代表及相关人士组织召开“有事‘相’商(shāng)”议事会。经过充分讨论、耐心讲解,巷道内多家村民无偿(wúcháng)捐出自家宅基地用于拓宽道路,并在巷道内架起廊架、栽上花卉,绿化(lǜhuà)美化环境。 于是,一条3米(mǐ)余宽、80米长的(de)“紫藤长廊”横空出世,成为梧桐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。 “宽敞的道路越看越欢喜,越走越亮堂。”村民(cūnmín)祖浩军(zǔhàojūn)眉眼中溢出喜悦。 “三米巷”入口(rùkǒu)。杜集区委宣传部供图 事实上,这是淮北市政协探索搭建(dājiàn)“有事‘相’商”平台助力基层治理的成果之一(zhīyī)。 近年来,淮北市充分彰显人民政协优势,依托城市历史文化底蕴,充分发挥“委员连心茶室”“红茶议事坊”等阵地作用,创新(chuàngxīn)打造“有事‘相’商”品牌,鼓励市县政协委员深入基层(shēnrùjīcéng)一线,开展微协商活动,和群众(qúnzhòng)零距离论事说理,助力解决(jiějué)群众急难愁盼问题。 “‘飞线’充电,容易漏电短路,增加起火风险”“不仅(bùjǐn)影响小区的整体美观(měiguān),接线板长期日晒雨淋(rìshàiyǔlín),安全隐患巨大”……无独有偶,一次走访中,烈山区杨庄(yángzhuāng)街道铁运社区居民的“揪心事”,成为委员们的“上心事”。 为解决这一难题,市区两级政协委员开展联合调研,深入社区走访了(le)解,进家入户摸清症结,充分发挥“有事‘相’商”平台作用,邀请(yāoqǐng)政协委员、业委会代表、群众代表与城管、电力(diànlì)、住建部门反复协商,达成了一致意见,为居民统一安装了电动车充电盒,不仅(bùjǐn)解决了充电难题,也扫除了安全隐患,赢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(hǎopíng)。 在淮北市,这些群众天天有感的“关键小事”得以解决(jiějué),“有事‘相’商”逐渐成为助力解决基层社会治理难题的常态化工作方式(fāngshì)。 去年以来,淮北市政协累计开展一线协商活动180余场(yúchǎng),参与(cānyù)的委员和群众代表3000余人次,化解矛盾纠纷400余件,推动(tuīdòng)小区地下车库停车、燃气(ránqì)安装、排水排涝、老年食堂管理等一批群众反映的身边“小事”得到有效(yǒuxiào)解决,营造了有事好商量、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良好氛围。 “把(bǎ)协商搬到老百姓家门口(jiāménkǒu),在一线摸清民意、在一线帮助解决问题、在一线凝聚共识。”淮北市政协主席钱界殊表示,下一步(yībù)将在持续(chíxù)强化重心下移、丰富拓展协商载体上下功夫,持续把协商民主优势转化为强大治理效能。
安徽淮北:以基层协商助推解决“关键小事”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